2015年9月4日星期五

柏林封鎖事件 (Berlin Blockade) (1948-1949)

 





柏林封鎖事件 (Berlin Blockade) (1948-1949)冷戰開始後,雙方開始的首個正面衝突,亦是冷戰中雙方關係最惡劣的時刻,而且發生在德國 (歐洲),而非像國共內戰 (Chinese Civil War) (1946-49),韓戰 (Korean War) (1950-53)  及越戰 (Vietnam Civil War) 或一些非正面衝突,因此十分重要。

原因

  • 二次戰後和約規定德國被分為四個佔領區 (Occupied Zones),分別由美國,英國,法國及蘇聯佔領。
  • 但蘇聯與其餘三國對德國的立場出現分歧,蘇聯認為應該建立一個分裂及弱勢的德國;但其餘三國則認為應該建立強大的德國。
經過

  • 194826月,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 (Netherlands)盧森堡 (Luxembourg) 六國召開倫敦外長會議 (London 6-Power Conference),提出法佔德區 (French occupation zones) 與英美佔德區 (British occupation zones) 協調經濟政策,共同制憲以成立西德國家以行新貨幣改革 (Currency Reform),發生新的馬克 (Deutsce Mark)
  • 史太林 (Stalin) 不容許新貨幣於柏林 (Berlin) 使用,並要求控制整個柏林。其後於19486月把連接西方地帶及柏林的陸路封閉,柏林封鎖事件 (Berlin Blockade) 開始。
  • 美國及西方國家於是向西柏林區空運食物及煤等作補給。
  • 資本主義陣營更於1949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增強陣營的軍事合作。
  • 「北約」的成立以及對核戰的擔心使蘇聯於19495月放棄封鎖
影響

1) 導致德國在封鎖後分裂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即西德 (West Germany) 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即東德 (East Germany)。以柏林圍牆 (Berlin Wall) 作分隔。直至於1990年柏林圍牆被打破時德國才恢復統一。
2) 這是冷戰開始後,雙方開始的首個正面衝突,亦是冷戰中雙方關係最惡劣的時刻。

3) 導致兩大陣營由經濟合作演變成軍事合作,例如資本主義陣營在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而共產主義陣糖則在1955年成立華沙公約組織 (Warsaw Pact)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