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冷戰發展史實什多,現提供冷戰追溯並解釋的簡單分段以及例子,同學可自行補回原因及詳細的例子。
I.
第一階段:冷戰惡劣時期 (1946-1953)
|
1.
中國內戰
(Chinese Civil War) (1946-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及柏林封鎖事件
(Berlin Blockade) (1948-1949) 的出現令雙方衝突白熱化,於是冷戰進一步蔓延,除了指雙方由經濟對抗演變成軍事對抗外,也指由歐洲擴散至全球衝突。
2.
希臘內戰
(Greek Civil War) 及杜魯門主義 (Truman Doctrine) (1947)
3.
美國:「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 (1947)
4.
蘇聯:「莫洛托夫計劃」(Molotov Plan) (1947)
5.
柏林封鎖事件 (Berlin
Blockade) (1948-1949)
6.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1949)
7.
韓戰 (Korean
War) (1950-1953)
|
II. 第二階段:冷戰表面緩和,實質不和時期 (1953-1959)
|
雙方嘗試改善關係的例子:
1.
柏林會議 (Berlin
Conference) (1954)
2.
日內瓦高峰會議
(Geneva Summut) (1955)
3.
互相訪問,例如1959年7月美國副總統尼克森 (Richard Milhous Nixon) 訪問蘇聯,呼籲兩國政府領袖及人民應增加接觸及1959年10月赫魯曉夫
(Nikita
Khrushche) 訪問美國,與美國總統艾森豪 (Eisenhower) 在大衛營 (David Camp) 商討柏林問題及裁軍事宜。
|
雖然雙方嘗試改善關係,但這時期雙方仍有一些衝突,影響關係:
1.
華沙公約組織
(Warsaw Pact) (1955)
2.
匈牙利十月事件
(Hungarian Revolution of 1956) (1956)
3.
「艾森豪主義」 (the Eisenhower
Doctrine) (1957)
4.
美蘇兩國的太空競賽 (Space Race)
(1957)
|
III.
第三階段:冷戰急劇惡化期 (1960-1962)
|
1.
U-2 偵察機事件 (U-2 Incident)
(1960)
2.
越戰 (Vietnam War)
(1961-1975)
3.
柏林危機 (Berlin Crisis)
(1961)
4.
古巴導彈危機 (Cuban Missile
Crisis) (1962)
|
IV. 第四階段:冷戰緩和期 (1963-1978)
|
1.
限制武器協定,例如1968年雙方簽訂《不擴散核式武器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停止核武器擴張及1972年尼克森 (Richard Milhous Nixon) 訪問蘇聯並簽署戰略武器限制談判第一期 (SALT One)
2.
美蘇在1963年在華盛頓 (Washington) 及莫斯科 (Moscow) 裝設熱線 (Hot Line),雙方領袖可直接聯絡。
3.
1970年代初尼克森 (Richard Milhous
Nixon) 訪問蘇聯
4.
1972年尼克森 (Richard Milhous
Nixon) 訪問中國
5.
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
|
V. 第五階段:冷戰再起時期 (1979-1985)
|
1.
阿富汗戰爭 (Soviet-Afghan
War) (1979)
2.
列根 (Ronald Wilson
Reagan) 於1981年上台大幅增加軍事預算,使聯邦政府預算赤字增加,亦令美蘇雙方關係更加緊張
3.
列根提出NSDD-32 (National
Security Decisions Directive),主張從三方面擊敗蘇聯。
4.
1983年推出「星戰計劃」(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 Star Wars)
|
VI. 第六階段:冷戰緩和及結束 (1985-1991)
|
l 戈巴卓夫 (Gorbachev) 於1985年上台,面對國內許多問題,意識到長遠而言蘇聯不能再花費大量開支於國防及科技研發上,因此推行改革及實施開放政策,並積極與西方國家修補關係,例如1988年與美國簽訂《中程導彈裁減條約》(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裁減核武以及1989年列根出訪莫斯科 (Moscow)
l 戈巴卓夫政策導致許多東歐共產政府先後倒台,最後蘇聯於1991年解體,冷戰結束。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dsehistoryjohnnymahistory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dsehistoryjohnnymahistory
Instagram: dsehistory_johnnyma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