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的成因(2) - 美國強硬政策 (U.S. hostile policies)
列根 (Ronald Wilson Reagan) 於1981年上台及實施較強硬政策,例如:
l 列根上任後大幅增加軍事預算,使聯邦政府預算赤字增加,亦令美蘇雙方關係更加緊張
l 列根提出NSDD-32 (National Security Decisions Directive),主張從三方面擊敗蘇聯
一) 經濟:減少蘇聯獲得高科技技術 (High technology) 的機會
二) 軍事:增加美國軍事支出以加強美國的談判能力 (Negotiation Power)
三) 祕密地支援全世界反蘇聯的勢力
l 1983年推出「星戰計劃」(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 Star Wars)
列根推行「星戰計劃」正正為了達成NSDD-32 (National Security Decisions Directive) 的目標。逼使蘇聯加入與美國的太空競賽 (Space Race) 而導致蘇聯缺乏資源發展經濟及軍事。
計劃亦以外太空為基礎建立的飛彈防禦網(Missile
Defense System),令蘇聯對美國「保證互相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的情勢改變。因為美國在第一輪核戰攻擊後能以飛彈防禦網阻擋蘇聯的反擊。
星戰計劃令美國及蘇聯的實力進一步擴大。蘇聯之後的繼任者亦明白長遠而言不是美國的對手,例如1985年上任的戈巴卓夫 (Gorbachev)。某程度上促使了冷戰的結束。
l 「星戰計劃」確保美國在核戰中處於上風,而且美國發蘇聯的經濟差距逐步擴大。同時,蘇聯亦因在冷戰期間投放過多資金於軍事及科技發展而導致經濟問題,令戈巴卓夫意識到冷戰到蘇聯並沒有好處,因此傾向與西方國家修補關係以及結束冷戰。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dsehistoryjohnnymahistory
參考試題:
HKDSE PRACTICE PAPER:評估在導致冷戰結束一事上戈巴卓夫相對於其他因素的重要性。(Assess the significance
of Gorbachev relative to other factors which brought about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dsehistoryjohnnymahistory
Instagram: dsehistory_johnnyma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