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歷史科毛澤東時期(1949-1976) - 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
² 毛澤東時期在論述題中重要性不大,2012 - 2014年題目也是針對1949年前的中國歷史。2015年雖然題目有問及毛澤東,但同學仔也可選擇其他三位人物。因此,毛澤東時期在論述題的重要性不是太大,而資料題在2014年問及人民公社,同學仔只需知道「一五」,「二五」及文化大革命即可。
I. 出現原因
|
1) 政治: 重奪權力
由於大躍進及人民公社的失敗,毛澤東承認過錯並退居二線,由劉少奇等人接任。可是,劉少奇等人推行具有資本主義的經濟政策,例如「三自一句」等,令毛澤東極為不滿,認為他們「走資本主義的回頭路」,因而希望重奪權力,推翻劉少奇政權,並恢復中國群眾對自己的崇拜。
2) 經濟: 堅持社會主義制度
大躍進及人民公社的失敗使中國陷入三年飢荒時期,農業及工業大受打擊,令中國領導人開始反思中國經濟政策是否需要改變。其後劉少奇及鄧小平等人提出「三自一包」,自留土地,自由市場,自負盈虧及包產到戶。但毛澤東卻認為這是「走資本主義的回頭路」,因此期後指出運動重點是整肅黨內走資派,即劉少奇等人。
3) 與赫魯曉夫抗衡「修正主義」(Revisionism)
赫魯曉夫 (Nikita
Khrushche) 擔任蘇聯領導人期間曾企圖修正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曾在50年代末大力批評赫魯曉夫的「修正主義」(Revisionism)。為了抗衡修正主義以及提倡共產主義,毛澤東希望重拾權力增強影響力。
II. 文化大革命概況
|
A) 1966年前的部署:
早於1966年前毛澤東已為發動文革而鋪路
l 自1963年起,在農村展開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指出運動重點是整肅黨內走資派。
l 任命林彪為國防部長,在軍隊中樹立毛澤東權威以及發行《毛澤東語錄》,令軍隊服從其指令。
B) 1966年後的發展:
l 1966年毛澤東制定《五.一六通知》,正式開始文化大革命,指定運動重點是整肅黨內走資派。
l 成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權力在中央政治局之上。
借紅衛兵達成目的,令中國陷入混亂,例如:
² 破「四舊」立「四新」(思想,文化,風俗,習慣),令許多舊有傳統被破壞,例如破壞寺廟,祖先靈位以及破壞舊有文物等。
² 批鬥帥長,父母,知識份子以及黨內主張「三自一包」的幹部例如劉少奇等,手段有拳打腳踢,戴高帽示眾,抄家以及公眾指罵等。
² 排外,例如把由美國人開辦的「協和醫院」改為「反帝醫院」,驅逐外籍修女等。
III. 文化大革命影響
|
文化: 文革令文化大受衝擊。文革時期紅衛兵鼓吹破舊立新,許多被視為古舊的文物也被紅衛兵所破壞,例如破壞舊有寺廟,敦煌文物,祖先靈位等。而且文化因思想控制而變得單一,八億人只能看八個樣版戲,令文學藝術創作停頓,文化大受破壞。
教育: 文革導致中國人才斷層。文革時期許多學生受毛澤東鼓吹下成為紅衛兵而放棄學習十年。而且,當時不讀書風氣遍及全國,例如「讀書無用,越讀越蠢」,「知識越多越反動」,令文革十年間中國教育幾乎完全停頓,導致中國在往後數十年間出現人才斷層情況。
經濟: 文革時期由於長期以階級鬥爭為綱,什至鼓吹「寧吃社會主義的草,不種資本主義的田」,以致當時中國經濟大受破壞,例如1967年工業產值比1966年減少15%,而文革亦使中國國民經濟收入減少五十億元,令中國未能有效推行工業化。
外交: 文革使中國與外國關係變得惡劣。文革時期紅衛兵十分仇外,例如把由美國人開辦的「協和醫院」改為「反帝醫院」,到處燒毀外國建築,衝擊大使國。而與外國人關係好的中國人亦被稱為漢奸,令其他西方國家十分不滿中國,導致對外關係大受破壞。
社會: 文革令社會動盪混亂。資料上可見,文革時期人民鼓吹打擊走資派,令走資派與共產主義派之間形成難以解決的衝突。這衝突直至1979年鄧小平上台後實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政策才得以放緩。
相關題目:
DSE2015: 討論以下其中一位人物 (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鄧小平) 對中國發展的影響是否利多於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