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歷史科 練習卷建議答案 (DBQ部份) (Q3)
Q3 (A)
根據資料D,作者認為德國雖然說萊茵河區軍事化是和平,但事實上卻是破壞和平。
首先,資料中代表德國的鵝(鵝身引有卍字,代表納粹德國)帶著一身軍備,在歌詞中說要穿過萊茵河區,可見 德國此舉是在萊茵河區重新軍事化。
其次,資料中德國指出這是日耳曼強權下的和平,可見作者認為德國宣稱萊茵河區重新軍事化是一項和平政策。
最後,德國在漫畫中腳踏羅嘉諾,明顯可見作者認為德國在萊茵河重新軍事化會侵犯羅嘉諾公約的規定 (不許破壞萊茵河非軍事化的規定),反映出作者認為德國此舉是破越和平的,並非如它所言是和平的政策。
Q3 (B)
注意1 : 題目問及能否充分反映,差不多99.9%也是不能充分反映,如果唔係就我所知就無野寫啦!考評局此類問法一般是在資料部份指出反映了什麼,再在就我所知部份講出未能反映什麼,因此基本上99.9%是不能充分反映。
|
注意2 :這種提問用語跟多大程度上能反映其實差不多一樣 , 當中相異同 , 請自行參透
|
我認為資料D未能充分反映1919-38年間集體安全所受到的威脅
**(先提及那些是資料所反映)
從資料而言,
首先,資料D中代表德國的鵝滿身裝著軍備,反映出德國重新軍事化,例如萊茵河區軍事化及重新推行徵兵制等,對和平構成威脅。
其次,資料中德國腳踏羅嘉諾,反映出德國破壞了一條和平公約 ( 萊茵河區非軍事化 ),德國公然侵犯和平條約安排,明顯挑戰了集體安全的努力,令它受到威脅。
**(就我所知部分提出資料未有反映的史實)
即使如此,除以上提及外,1919-38年間集體安全仍受到很多其他威脅,就我所知而言
首先,極權國家的侵略行動令兩國間發生戰爭,對集體安全構成威脅。
例如德國在1938年侵佔蘇台德區,1939年侵佔捷克及波蘭,直接引發第二次大戰。
意大利則在1923年炮轟科竽,1924年侵佔阜姆,1935年攻打阿比西利亞。
日本亦在1931年發動918事變,期後侵略中國。
其次,一些國家退出國聯,使國聯的行動大受限制以及失去效力,對集體安全構成威脅。
例如德國及日本在1933年退出國聯,其後不理會國聯的反對大舉侵略,令集體安全受到威脅。
最後,極權國家彼此間更組成同盟,助長了他們侵略之風,對集體安全構成威脅
例如1936年德意組成柏林-羅馬軸心,又聯同日本組成「反共產國際協定」,在1938年又與奧國合併,以上同盟的組成顯示出極權國家同心一致,採取對外擴張政策,助長了他們的野心,對集體安全構成威脅。
最新網頁升級版: http://www.johnnymadsehistory.com/
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dsehistoryjohnnymahistory/
Instagram: dsehistory_johnnyma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