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2日星期六

DSE歷史科 (中國) 晚清改革失敗原因

DSE歷史科 晚清改革失敗原因:

1. 改革缺乏誠意
l   即使清政府於1908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承諾用九年時間完成立憲。但1911年清政府成立的內閣中,13名大臣卻有8名是滿人,7人是皇族,令人質疑清政府根本並非全心推動改革及下放權力予有才能的漢人,只因大勢所逼而勉強推行改革。
l   1908年承諾用九年時間立憲,後來在人民及革命軍壓力下改為1912年立憲,政策朝令夕改,缺乏誠意。
l   慈禧太后暗暗表示十分厭惡西方事物,改革只因大勢所逼,希望挽回國人的信任及外國的尊重。

2. 缺乏領導人才
l   曾主持洋務運動的李鴻章和劉坤一等人分別在19011902年去世。
l   1909年把新軍訓練得十分出色的袁世凱被革職。
l   督辦政務處由滿人榮祿管理,此人只為鞏固自己權力而非全意推動改革。
l   外務部及練兵處由慶親王管理,但他對外交及軍事的改革並不熟悉。
l   教育改革缺乏全面規劃,大多靠地方官員自己推行,例如張之洞在湖北興建師範學校。

3. 缺乏資金
l   由於清政府連年戰事,加上多場戰事敗於外國後需負上大筆賠償,以致清政府財政狀況惡劣,例如1901年《辛丑條約》規定賠償為45千萬兩。
l   由於資金所限,許多改革未能落實或全面落實,例如新軍訓練只限陸軍,未能訓練海軍。
l   即使清政府允許各省自行提高稅率增加改革經費,但當中大部分只落入貪官手中,只有很少數落入改革用途上。

4. 缺乏人民支持
l   由於改革缺乏誠意,革命派借助這點不停攻擊及抹黑晚清改革,使晚清改革在人民心中留下不好印象
l   取消科舉試令許多寒窗苦讀的考生失去希望,令他們加入反清陣營,反對教育改革。
l   清政府允許各省自行提高稅率增加改革經費,稅收大增令人民生活困苦,對改革開始感到不滿。

l   在外國回流的學生吸收了許多革命及民主自由思想,在意識到清政府並非全心全意推行改革時便希望借推翻滿清挽救中國而非支持晚清改革。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dsehistoryjohnnymahistory 
Instagram: dsehistory_johnnyma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