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8日星期二

DSE歷史科 (香港) 二十世紀香港華人政治領袖類型

DSE歷史科 二次大戰前主要的華人領袖:

二次大戰前主要的華人領袖類型:

1. 買辦及行商
-東華醫院的12名「倡建總理」大多由著名華人買辦或行商擔任,例如黃勝。

2. 受西方教育的富有華人
-例如何東是歐亞混血兒,在1898年擔任東華醫院主席
-李樹芳曾留學英國,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在1937-1941年擔任立法局非官非議員。
-周壽臣在1926年省港大罷工後被任命為行政局非官守議員。

        以上華人領袖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大多擔當政府與香港市民溝通的中介者。例如在1926年省大罷工期間,他們隨了站在港英政府的立場,同時亦協助維持社會安穩,向港英政府反映香港人民意見。



        雖然如此,這些華人領袖並不享有實權,而政府當時委任的華人大多是服從政府的決策,因 此華人政府角色並不明顯。

二次大戰後主要的華人領袖類型:

1. 新興富商:二次大戰後成功把握商機致富的商人例如李家誠,包玉剛等人由於社會威望高,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2. 受高等教育人士:由於政府在1978年提供九年免費教育並大力興建高等學院,使香港培養了更多專業人士,例如李柱銘是大律師,曾於英國留學,在1991年當上立法局議員。

3.華人政務官:例如曾蔭權,陳方安生等人,在政府機關中工作多年,成為香港華人政治領袖。

4. 功能團體領袖二戰後一些新興功能團體出現,例如1952年張有興成立公民協會。
  -張有興在1957年向政府建議改革立法局議席的安排。
  -1967年建議政府推行免費小學教育。
  -香港暴動後工會的影響力日增,政府於是開始吸納更多工會成員進入行政機關,例如1977年改組勞工顧問委員會,添加工會代表。
         -由工會轉為工聯會的議員,例如李卓仁。

5. 政黨成員:
匯點及香港民主同盟於1994年合併成民主黨,當中許多領袖皆透過直選成為了立法局議員。
-1992年成立的民建聯代表低下層人民及親中的意見,部份成員加入了立法局成為議員。
-李鵬飛創立了自由黨,曾任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議員及行政局議員。


 最新網頁升級版: http://www.johnnymadsehistory.com/
 Instagram: dsehistory_johnnyma
 答題技巧補習班: http://www.johnnymadsehistory.com/cours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